佛陀身边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的表法意义

2023-05-10 14:56:27

我们在寺庙的大雄宝殿中,经常会看到佛祖左右各有两尊塑像,他们分别是佛祖的两大弟子:迦叶和阿难。


迦叶和阿难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。迦叶是佛的大弟子,而阿难侍奉释迦佛二十余年,并亲闻了佛的临终教诲。

  

在释迦佛圆寂之后,考虑到佛在生前没有留下文字。迦叶主持了历史上最重要的大会——第一次大结集。结集的主要目的是回忆和整理佛生前的言论和教规,使能够正常地延续下去。结集在王舍城举行,参与结集的有五百比丘,都是佛的亲传弟子。首先由持律第一的伍巴厘尊者诵出了律,迦叶从第一条开始逐一询问,伍巴厘尊者回答,五百罗汉一致确认后形成了《律藏》。然后由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了经,按逐条问答和一致认同的方式确定了《经藏》。的《论藏》是后来的僧徒解译经律的一些文章,不在第一次大结集中产生。

  

按现在的说法,这是一个团结的大会,胜利的大会,为留下了两千多年的道统。那个时候的律和经是用巴利文写成的,我们现在看不到了。据说南传上座部的《杂阿含经》是最接近原始经律的佛典(这些经书的整理大概在佛灭后五百年左右)。

按照当时的说法,迦叶和阿难等五百罗汉是中修为仅次于释迦佛的人物,证得了最高的果位——阿罗汉果。后来大乘兴起,出现了众多的菩萨,地位跃居罗汉之上,迦叶和阿难等人仍然是罗汉,以致于很多普通信众都把他们给忽略了。汉传的造像中,佛的身旁往往会有他们二人随侍,而且所站的位置最靠近,然后才是胁侍佛和菩萨、天王。一般的站位是:迦叶立于左侧,阿难立于右侧,皆合掌恭谨。

▲ 这个年纪大的是迦叶,一般都显得很慈祥。有头陀(去除烦恼执念,修苦行)第一,上行第一等称号。佛祖拈花,迦叶微笑的故事使他被禅宗推为始祖。作为佛的大弟子,他成为佛入灭后第一任僧团领袖,很有凝聚力。


迦叶抱着拳是有寓意的,原来过去有一尊佛像的金脱落了,当时有一个讨饭的女子,生活很困苦,为了求佛加被,每天都到佛前去礼拜。礼拜时,他看见佛脸上的金脱掉一块,心里很难过,心想若我有了钱,一定要为佛装金。她发了这个愿马上就有感应,一天走到路上捡了一枚金币。印度以前最尊贵的钱是用黄金造的,这枚金币可卖得很多钱,等於发了一笔财,这下可满她的愿了,於是就拿到金店里去找打金的师傅。


而迦叶尊者的前身就是这个造金师,他见了这贫穷讨饭的女子,就问道:你从那里得来的金钱呢?贫女答:我在路上捡的!造金师再问:捡了金钱,为什麽不买衣服穿,买些吃的或住间好的房子?她说:我曾经发了愿,要为佛像装金的,我不能用这些钱,请您替我把佛像装金,我就满愿了!这下子把造金师傅感动了!世上竟然有这样的人,宁愿贫穷得没饭吃,捡到钱还要为佛装金。造金师就说:好,我也随喜你的功德,我去替佛像装金不要工钱!”


从此以后,第二生,贫女和造金师两人都感得了果报,身上有光明。到了释迦佛成佛时,他们的善根都成熟了,同时都出了家。男的叫迦叶比丘,女的叫迦叶比丘尼。


迦叶生于古印度王舍城近郊的婆罗门家庭,于佛成道后第三年为佛弟子,八日后即证入阿罗汉境地,为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,被尊为“头陀第一”。“头陀”是一种苦行方式,即对衣、食、住等弃其贪着,以修炼身心。具体而言,修头陀行需要尊奉十二种规定,包括居住在安静之所、沿门托钵乞食、一日一食、穿着褴褛等。

▲ 这个年轻的是阿难,他是佛的弟子中相貌最好的,据说释迦佛不太愿意发展女性教徒,他认为女性会让他的教义偏离最初的轨道。阿难在劝谏释迦佛接纳女教徒的问题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作为多年侍奉佛祖,多闻第一的弟子,他成为迦叶之后的第二任僧团领袖。

 

阿难是的同父异母的兄弟,25岁时出家成为释迦弟子,在释迦身边忠心耿耿服侍了二十余年,深得的真传。传说阿难博闻强记,是十大弟子中“多闻第一”。阿难老时深感“众生污垢太重,难以教诲”,于是离开摩揭陀国,前往吠舍厘国,来到两国的界河——恒河中间时,双方国王都派兵来抢,想让阿难留在各自的国家。阿难担心双方交战,就从船上升入天空涅槃,并化出烈火焚烧骨骸,骨骸又折断成两半,一半落在南岸,一半落在北岸。两位国王各得一份后回国建塔加以供奉。


阿难为中印度迦毗罗卫国人,为的堂弟,生来面如净满月,眼如青莲华,其身光净如明镜。因此,出家以后仍屡遭妇女的诱惑,全赖其志操坚定不移,遂全梵行。阿难为的常随弟子,如影随形侍于之侧,并任说法传持之务,故以“多闻第一”著称。

佛祖左侧的迦叶,是一派老成持重的高僧姿态,颇具长者风范。他一手平伸,一手上举,慈祥的眼神中充满睿智的光彩。佛祖右侧为阿难,双手抱于腹前,鼻梁挺直,鼻头浑圆,嘴唇饱满,颇为秀美,在恭谨中透出青年的朝气。
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俄罗斯音乐分享交流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