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5-18 23:00:13
01
前不久在重庆发生了这样一出悲剧。
一对小夫妻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争吵了起来,眼看越吵越凶,妻子摔门而出,
准备开车离开。丈夫见势只好追上去,拦在了车前,两人就这样争执了好久,谁都不肯让步。
眼瞅着妻子发动了汽车,丈夫张开双臂用身体挡住车不让其离开。这时候不知
道妻子说了句什么,丈夫猛烈捶打挡风玻璃,突然间,车子加速,只听“咣
当”一声,车前的丈夫被狠狠甩了出去,后脑勺着地。120到的时候,丈夫已经没了生命体征。
事后妻子被带到警察局,据说她整个人都是蒙的,嘴里念叨着一句话:如果当
初,不那么生气就好了.......是啊,如果当初不那么生气,如果当初两个人能坐下来好好谈谈,如果能控制
住自己的情绪,没有被情绪左右,那这场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?只可惜,生活中没有如果。
02
电影《大内密探零零发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,让人印象深刻。
周星驰扮演的男主因为事业不顺,经常冲着刘嘉玲扮演的女主发脾气。刘嘉玲
忍无可忍的对他说,“谁得罪你了,你去把他骂回来,你不要拿我当出气筒。”结果周星驰说,“因为我跟你熟啊!我就拿你当出气筒怎么了,不服气?走
呀!”
是啊,多少人会打着“我这是爱你”,“我和你熟”的名义,把坏脾气留给了
身边最亲近的人。电影中,周星驰还有认错的机会,可现实生活中,多少人连
认错、后悔的机会都没有。不是所有的伤害,都来得及道歉和补救。
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新闻,一个父亲因为女儿高考落榜,气不打一处来,劈头盖
脸就是一顿臭骂,“你考得这么差,干嘛不去死啊!”本来也就是一句玩笑话,没想到女儿真当真了,留下一封“对不起让你失望
了”的遗书,就跳楼了。
泰国一个超市里,也曾经发生了让人心惊肉跳的一幕。
儿子终日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,父亲实在看不下去了,拿出一把上膛的手枪,
放在儿子面前,怒斥道:你这么没用,怎么不去死啊。就在他转身的一瞬间,
儿子真的开枪了。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父亲的出发点是好的,只是用错了方式。试想一下,如果当
初他没有用这样粗暴的方式“劝儿子”,冲儿子乱发脾气,而是找一个时间,
和儿子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谈,那故事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?03
其实不仅父母对子女,子女对父母也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。
作家史铁生双腿瘫痪之后,脾气变得暴躁无常,对母亲经常没来由发脾气。有
一次北海的花开了,母亲问他要不要去看看,当时他沉浸在双腿瘫痪的悲痛
中,对母亲厉声道:不,我不去!我活着有个什么劲儿。直到母亲去世了,史铁生才知道那段时间母亲已经病入膏肓,但为了不让自己
担心,她一直强忍着。她大口大口吐着鲜血,被抬上担架的时候,嘴里念叨的
还是,“我还有一个瘫痪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...”后来史铁生说,“这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,丝毫也没有骄傲。我真想告诫所有长
大了的男孩子,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,羞涩就更不必,我已经懂得了
可我已经来不及了。”在日常生活中,不知道你是否也对父母说过这些话:
你们怎么这么唠叨啊
我都长这么大了,你们能不能不要瞎操心啊
说了你也不懂,别问了
把最亲近的人当做出气筒,说的时候明明知道这是不对的,就是控制不住自
己,到头来不仅伤了父母,还弄疼了自己。作家亦舒说过,“我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,是对陌生人太客气,而对亲密
的人太苛刻。”确实如此,我们总是把好脾气留给外人,把坏脾气留给家人。
04
看到这里,或许很多人会说“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
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,我想对许多人有借鉴意义。
她的一个朋友,嫁了一个会好好说话的老公。比如拿一件衣服,她老公是这样
表达的:“麻烦你把我衣架上的衣服送去干洗一下”。而不是:喂!你在哪?
早点把我衣服送去洗了!急等着用。把命令式的语气变化一下,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尊重,结果就会变得非常不一样。
久而久之,她的这位朋友火爆的脾气也变得温和许多,和老公自然发不起脾气,
家庭关系也非常融洽。所以下次再想对亲近的人发火时,不妨换一种表达方式,从这些小细节做起,
慢慢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变化。周国平曾经说过: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,但克服本能,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
剔是种教养,我们要警惕本能,培养教养。愿这样深到骨子里的教养,你我都有。
如何分享
请点击微信右上角的【···】,进入分享界面,选择【发送给朋友】或【分享到朋友圈】即可。